English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钢铁国际化进程 共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2022/11/30 14:50

        中国冶金报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的核心目标是建立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经济新秩序。在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际发展合作动能不足的当下,中国倡议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对于缓解国家间利益博弈日益激烈、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的复杂局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很难想象,没有中国的世界钢铁会是什么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曾表示。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这离不开中国钢铁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中国钢铁,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向着既大又强的目标奋力迈进,同时以世界钢铁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产能更新计划、迄今为止最为严苛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全球最短时间内实现“双碳”目标的承诺等,持续为世界钢铁发展注入新动能。

        征程未洗又扬鞭。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时代呼唤着中国钢铁继续携手世界钢铁工业,勇立潮头,为全球发展点燃新动能。

        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要求我们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的发展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之上,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一些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从马钢瓦顿公司到河钢塞钢,再到敬业英钢,从建龙马来西亚东钢到德龙钢铁印尼德信钢铁项目,从鞍钢攀钢高速钢轨助力印尼雅万高铁建设到沙钢耐候钢助建埃及苏伊士运河双翼平旋铁路大桥……中国钢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与世界缔结新纽带,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比如,2016年,河钢收购塞钢短短半年时间就助其实现扭亏为盈, 2018年,河钢塞钢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工程。这一方面得益于河钢为其配置了从供应链到客户端的全球优质资源,把一家区域性钢铁企业变成了全球化企业;另一方面得益于坚持“用人本地化、利益本地化、文化本地化”原则,赢得了塞尔维亚政府和员工的信任和尊重,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中国钢铁工业要想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就要将“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主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与全球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深化国际供应链体系建设,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要求我们坚持创新驱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做出贡献。英国发明了转炉,美国让钢铁实现了工业化,日本实现了冶炼的连续化,中国应该拿什么引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答案是更绿色、更智能的技术及模式。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中国钢铁工业应在低碳冶金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上发力,勇闯“无人区”,实现“弯道超车”,展现钢铁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中国宝武牵头成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和低碳冶金创新基金,着力打造面向全球的低碳冶金创新试验基地;南钢在英、日、韩等国家成立研究院,吸取国外减碳经验等,都是在低碳冶金领域链接全球、共同应对“脱碳”大潮的典型做法。可以说,在氢冶金等低碳技术领域,中国钢铁工业具有强大的创新潜力。同时,中国钢铁企业的数字化率已达到30%,中国宝武、沙钢的“黑灯工厂”,南钢“JIT+C2M”(准时制生产方式+客户对工厂)智能工厂等都展示着中国钢铁引领世界智能化变革的前景。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过程中,实现数字化研发制造、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网络协同化制造、精准化运营管控的业务模式和产业形态创新,实现动能转换。

        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要求我们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积极为建设贸易强国做贡献。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却不是贸易强国。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也十分亮眼:一是出现了河钢收购德高这样的收购国际成熟商业网络的典型案例,此举使河钢一举实现“全球拥有资源、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的目标,为钢铁企业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带来新的启示。二是随着钢铁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一些优秀钢铁企业开始积极培育全球贸易伙伴。比如,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兴澄特钢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轴承生产企业SKF(斯凯孚)A级供应商,中国宝武宝钢股份成为世界汽车板供货量第一的企业。三是钢铁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日益提高。比如,应对美国“337调查”全面胜诉,是中国钢铁工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实力证明。不久前发布的钢铁行业EPD(环境产品声明)平台,则是我们适应低碳发展需要、应对碳关税的主动作为。这些亮眼的表现恰恰代表了中国钢铁行业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的方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更加善于利用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维护行业和企业的正当权益,更加善于利用国际思维与世界对话,更加善于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联动效应,更加善于优化全球资源配置。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力无可质疑,高端钢材出口更是衡量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标准之一。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鼓励高端钢材出口,这不仅可以彰显中国钢铁工业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可以为中国制造业“走出去”提供强有力的钢铁支撑,还有助于巩固和提升中国钢铁工业乃至中国制造业的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世界之变加速演进,站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的中国钢铁工业,有信心也有能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清复杂局势,把握“双循环”机遇,持续推进中国钢铁工业的国际化进程,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

        (信息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微)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    冶金工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北楼A座  邮编:100711    电话:010-65227956    传真:010-65131921    Email: office@mcchina.org.cn    京ICP备09066254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