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冶金报社
“推广钢结构建筑,有利于建筑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在10月20日召开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宣贯会上,中国钢结构协会秘书长李庆伟做题为《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的报告,对我国钢结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发展路径、推广领域、前景展望等进行了分析。
作为藏钢于民、藏钢于建筑的重要形式,钢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据测算,钢结构住宅占比每提升1%,就能提升钢结构用量150万吨~200万吨。
我国推广钢结构条件得天独厚
“钢结构是由钢板或型钢等各类钢材通过焊接、螺栓等连接组成的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绿色环保、可回收利用等优势,主要应用于住宅、桥梁、工业厂房、大型公共建筑、风电、设备、塔桅等。”李庆伟首先回答了“什么是钢结构”。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市场,在社会发展、经济基础、科技水平等方面具备了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条件。”李庆伟认为,我国推广钢结构条件得天独厚。数据显示,2013年—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由7.79亿吨增至10.18亿吨,增长30.68%。同期,钢结构产量由4000万吨增至10140万吨,增长153.5%。
“钢结构产量平均增速明显高于粗钢产量增速,钢结构推广成效显现。”李庆伟说,“2022年,我国钢结构产量达到了10140万吨,比世界上除印度外的其他国家的粗钢产量还要高,市场规模巨大。”
从企业结构来看,民营企业是我国钢结构加工行业的主力,占65.8%,国有企业占28.8%,仅有不足10%的钢结构企业上市。从钢结构人均加工量来看,2016年,我国钢结构人均加工量为85.45吨,2021年增至135.74吨,2022年增至142.59吨。
“这与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设备效率提高及企业加强管理等因素有关。”李庆伟解释道。
钢结构碳减排效果更显著
“钢结构建筑是绿色建筑,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可减少碳排放15%~45%。”李庆伟说,“钢构件可重复利用,有更好的碳减排效果。”
今年10月1日起,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这对我国钢铁和钢结构出口将是一个巨大考验。”李庆伟提出,要及早开展钢结构碳排放相关核算工作。他透露,中国钢结构协会目前正在编制《钢结构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钢铁原材隐含碳排放对钢结构碳排放影响巨大。”李庆伟指出,从钢结构制造全过程吨钢碳排放量计算,在不考虑废钢循环时,钢铁原材隐含碳排放占比达到90.95%,加工制作环节占比达到8.26%;在考虑废钢循环时,钢铁原材隐含碳排放占比达到82.19%,加工制作环节占比达到15.66%。
“可见,考虑废钢循环要比不考虑废钢循环的碳减排效果更明显,钢构件制造全过程碳排放将减少47.3%。”李庆伟建议,钢铁行业与钢结构行业要联合起来,加强废钢利用。
产业协同不足等问题制约钢结构发展
当前,我国钢结构行业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钢结构发展。
一是目前使用的钢材强度整体偏低,热轧型钢占比较低。从钢材消耗品种来看,仍以板材为主,占比连续数年超过60%,型钢应用占比偏低,仅为15%~20%;从钢材消耗等级来看,Q235和Q355钢材占比仍在80%以上,高强钢和高性能钢应用进展缓慢。此外,目前钢结构制造工艺功效低、焊接量大,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是钢材应用全过程配套性差,产业链协同不足。钢铁企业与下游单位缺少协同,标准化构件尤其是轧制型材等应用进展缓慢;钢结构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缺少协同,产品规格不统一,不成体系;钢结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产业链协同不足,产品经济性和结构合理性问题突出。
三是钢结构行业集中度低,缺少有影响力的专业化企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钢结构企业加工制造量达到100万吨以上的有4家,50万吨~100万吨的有7 家,30万吨~50万吨的有15家。2022年,我国前三大钢结构企业市场份额仅占6.32%,前十大钢结构企业市场份额仅占12.01%,行业集中度明显偏低。
四是钢结构行业劳动生产率低,与智能制造要求相距甚远。钢结构行业与钢铁行业劳动生产效率相差较大,钢结构行业仍存在数量较多的小作坊式加工企业, 加工质量一般,效率低下,环保措施不足。
钢结构要用什么样的钢?
未来,钢结构用钢需求主要有两类,一是高性能钢材,包括高强钢、耐候钢、抗震钢、耐火钢等;二是高效能钢材,主要指热轧H型钢、管材。从具体应用领域来看,钢结构住宅用钢要具备免维护、耐火性能,厨房、卫生间等处钢结构用钢要具备防腐性能,气候恶劣区域的桥梁等钢结构用钢要耐腐蚀、免维护,海洋环境的钢结构用钢要耐海洋腐蚀。
“与焊接构件相比,轧制型材截面性能优、成本低、制造效率高、碳排放低,可以大幅提升钢结构产业效能。”李庆伟介绍,成本方面,焊接构件比轧制型材钢构件加工费增加约1200元/吨。
目前,我国热轧H型钢总体推广思路为:一是要大力推动小型断面热轧H型钢在住宅与公共设施钢结构应用;二是要积极推动中型断面热轧H型钢在(超)高层建筑、工业厂房等领域应用;三是要大力推动中大型断面热轧H型钢在中小跨径桥梁应用,特别是要加快建立热轧H型钢组合桥梁标准化技术体系。
从四方面大力推广钢结构发展
“当前,我国钢结构发展时机成熟,完全具备大力推广的基础条件。”李庆伟表示,我国有研发、设计、钢材生产、加工制造、安装施工、运行维护、拆除回收等全产业链,有完善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产业化全创新链,市场、人才、法规、标准、管理全方位发展也为钢结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庆伟提出,钢结构行业要从四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首先,在行业层面,要提高行业集中度,逐步淘汰落后工艺及小作坊企业。到2025年,钢结构前十大企业市场份额应达到15%,到2035年应达到25%。
其次,在产业层面,要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现代建筑产业能力的钢结构企业,扶持一批重点钢铁企业,加强钢结构生产、加工、配送能力,打通钢铁生产和钢结构建筑应用的堵点。
再其次,在材料层面,要积极推进热轧H型钢及空心管材在钢结构的应用。到2025年,热轧型钢使用占比应达到20%,到2035年应达到45%。同时,要积极推进高性能钢材在特殊场景下的应用,尤其是在海洋环境、川藏线等气候恶劣区域;积极推进高强钢在钢结构住宅、公共建筑、桥梁钢结构中的应用。
最后,在平台层面,要建立10家以上钢结构科技创新基地,搭建覆盖钢结构企业、钢铁企业等全产业链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提高钢结构建筑智能制造水平。
“钢结构行业要与钢铁行业联合起来,促进我国由钢结构大国到钢结构强国转变,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李庆伟表示。
(信息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官网)